摘选内容:《在大地上过完一生》中《写给儿子的短章》
作者:程耀东
内容介绍:
作者用短章的形式,按照时间顺序,以讲述的口吻记录了自己的儿子从出生到目前阶段的记忆深刻的事情。字里行间,是对儿子的爱意,将说不出口的话用短章的形式写给儿子。其中的记录十分贴近生活,让我不禁思考自己的父母对我的爱以及他们的表达。同时让我反思自己的错误与对父母的误解。
读后感:
这篇文章让我从父母的视角看到了许多,作者用平淡的口吻简单的讲述了最初家境的困难,给儿子说起帮助过他们的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只是一句很多人都做不到的大道理,他不要求儿子做到这种程度,他从实际出发告诉儿子永远都不要忘记帮助过你的人,还有那些在生命旅程中给予你关爱的人。同时作者一笔带过自己的付出。的却在现实生活中父母不会告诉孩子自己付出了多少,更不会告诉孩子自己承受过多少,作者在书中轻描淡写的提出一句自己换了工作,你不会知道他碰了多少次壁。作者因为儿子成绩不好求人进好的学校,你不会知道他们的艰辛和难堪。因为,他们爱你,所以他们觉得这些事情理所当然,因为他们爱你,所以他们义无反顾的付出。他们不会告诉你,因为他们不需要你的愧疚你的报恩,他们只是希望你可以平安成长。
作者还提到了孩子的姥爷,老人身患癌症,依然坚强,而且十分爱他们。这位老人并非作者妻子的亲生父亲,但他将“女儿”抱回了,十分疼爱,将她养大,看着她成长,结婚,生子,身患癌症却依然不让儿女操心,努力多陪外孙一段时间。不仅如此,作者和他的妻子对亲生父母和养父母同样的孝顺尊敬,为孩子做了榜样。作者的儿子不论在哪里对待谁,都会问好。走在街上,还会向清洁工阿姨问候。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潜移默化的影响会刻骨铭心。
看到作者讲述儿子十六岁后由于逆反心理发生的事我联想到了自己与父母之间。疫情期间待在家中,倔强的我频繁的与父母发生争吵,而往往最初争吵的理由都无关紧要,真正的导火索仅仅是偶然从口中蹦出一句话,这句话看似无关紧要,实则杀伤力极强。“你不要管。”就是我与父亲之间的导火线 ,曾读过一句话“父母永远把孩子当‘孩子’。”,我在父亲眼中就像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这也没什么不好,听他操心我的衣食住行其实真的是很自豪很温暖的事情。但父亲的操心不仅仅止于衣食住行,他的过于担心使得在任何事情上,都想凭借着过来人的经验给你点建议,又因为语言将这种操心变成了命令。于是“你要…”,“你应该…”,便是我们交流的开始。我把它归结于观念的不同努力解释原因,但倔强的父亲认准了一件事极少可能改观,在无论如何都说不通的最后“你不要管。”成为了父女每一次交流的结束语。我没有将每一次的结束语放在心上,几周前父亲回家后,一句都没有对我说过,我才认真的考虑过这句话的杀伤力有多大。它让父亲觉得如果我不说话我不会听见这句话。我开始重新学习与父母说话。
我与母亲总是有太多的意见不和,最让我觉得好笑的事是我们会因为一盒薯片意见不合,但最终吵起来的原因却是每个人都无法说清自己的理由和想法,两个人总有一种鸡同鸭讲的感觉。通常是当她说完并问我时,回答到一半就会打断我,又开始自己观点的批评,然后又重新问一次刚才打断的问题然后吵闹不止。有许多我认为完全没有必要的事情,永远不会发生在我身上的事,她还要一而再,而三的说,听到一次说一次,有天我觉得母亲如果了解我的话,是不是不会说这些话。偶尔一次闲聊我小声说了一句“你根本不了解我”她告诉我她了解我但是担心我。我仔细思考,在她的心中我也是个孩子。
转念一想我突然发现自己从来没有了解过他们,我可以记住闺蜜喜欢吃葡萄,没有在意过他们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我在手机上标注每个闺蜜的生日和爱豆的生日,但从没有想起过要对他们说一句生日快乐;我用他们的工资为闺蜜精心挑选礼物,却很少想起要为他们买点什么。我想起儿时父亲节为父亲一边洗脚,一边嫌弃他激动的表情,我想起母亲节为母亲买的花被精心呵护,想起偶然的一句关心让他们的开心。是我忽略了这些,他们那么容易满足。这次疫情,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我与父母的关系,我看到我们没有理由让父母懂你,因为他们爱你。
我是成年了,但父母也老了时间过的太快了。这么一个瞬间,你发现父母的头发不再乌黑,半夜醒来再也无法入睡。这时你才醒悟,父母已经不再年轻。我们长大了,父母却老了。跨过长长的时间,我们也终于学会理解。不要觉得父母不理解你们,因为他们也曾经是别人的“孩子”。父母所做的一切不过是希望你们幸福快乐。要学会和他们分享自己的想法,他们会懂的。想对父母说:不要觉得我还小,什么都不懂。试着多给我理解和信任,面对面地说出彼此的想法。我长大了,父母却老了。
龙应台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的告诉你:不必追。
他们不会再牵着你走了。你觉得寂寞,因为手里空了。但其实你背向他们向世界出发的时候,有人沉默的目送。